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三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将词语教学进行到底——听《燕子专列》有感

将词语教学进行到底——听《燕子专列》有感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将词语教学进行到底——听《燕子专列》有感

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  王振刚

今天,学校全体语文教师走进了名师吕梅的课堂。她执教的是《燕子专列》第一课时。以往所听的第一课时,无非是教师指导学生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词语,正确地朗读课文,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。而吕老师所执教的《燕子专列》一课却与以往的教学流程截然不同。她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,将生字、词语的教学分散,可贵的是学就把它们学得扎实,学得透彻,并逐步达到朗读正确,理解字义,学会运用。在吕老师的课堂上,将学习词语与对话文本融为一体,使得它们相互促进,相得益彰。

一、抓一词学多词

上课铃响后,教师便与学生聊天:专门卖名牌衣物的地方叫什么?专门出售某一种类的柜台叫什么?专门研究一门学问的人,叫什么?……专门为某人或某事特别增开的列车,叫什么呢?教师启发学生先后说出了“专卖店”、“专柜”、“专家”、……“专列”。这时,教师板书课题:燕子专列。

坐在下面听课的我,无不笑起来。这是多么巧妙的设计啊!在这短短的时间里,学生积累了带有“专”字的词语,从一个个的词义中学生领悟到了“专”字的意思,这样的理解更自然,更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,教学可谓是不流痕迹。

二、抓词语悟整段

对于段的教学,我今天也是学了一招,抓住重点词语,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,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对整个段落进行了对话。

1、正确流利朗读词语

课文第二自然段出现了好几个四字词语,如:气温骤降、长途跋涉、饥寒交迫、濒临死亡。要想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这一段话,首先要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这一段中难读的词语。当学生将词语读正确后,再读第二自然段时,果真做到了正确、流利。最后,教师指导学生写好“骤”字,先分析字形,然后在书后田字格下面又认真地写了一个。

2、结合语境理解词义

学生能够正确朗读第二自然段后,教师设问:燕子是候鸟,为什么还要用专列来运送它们呢?这一自然段讲了几个原因呢?……如果你能找出三处理由,你是非常了不起的;如果你能找出四处理由,那我就会当着所有老师的面,拜你为师。

在这如此富有激励性的语言下,学生投入地读书,寻找答案。一个学生说:“第一理由是:燕子在瑞士遇到了麻烦。”“什么麻烦?”教师追问。学生说:“气温突然降了下来。”“那用一个课文中的词语来说——”学生齐答——气温骤降。“‘骤’字的意思是——”“突然。”

教师让学生理解“骤”字,先是通过课文内容理解了“气温骤降”的意思,再据词理解了字义。这样的理解,是水到渠成的,而不是生硬地让学生背诵词典里的词条。这样的理解会使学生长时间不会忘记,可以说,已经记忆于心。

当学生说出第二个理由时,其实,这也就是学生朗读自然段中的原句。而教师充满感情地说道:“燕子要飞很长很远的路,要飞多远的路呢?从北方到南方来过冬,飞越大海、高山、沙漠……一路辛苦吗?它们的行程大约5000多公里,每天大约要飞100多公里,书上用一词说——“长途跋涉。”学生一齐回答。

吕老师创设了言语情境,既是给学生补充一定的资料,同时也是帮助学生理解“长途跋涉”的意思,仍然坚持从形象到抽象,符合了儿童的认识规律。

在理解“饥寒交迫”时,学生并不感到困难,理解起来很容易。在理解“濒临死亡”时,教师采取了比较法,当学生说出“濒临死亡”的意思是“快要死了”。这时,教师反问道:“为什么书上用的是‘濒临死亡’,而不用‘快要死了’呢?”学生在读中感受道“快要死了”不好听。教师启发:作者用“濒临死亡”,让我们感到作者有一份心情隐藏在其中。你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吗?学生再读中领悟到了这是一种同情,这流露出了作者的爱心。“能不能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这段话呢?”教室里响起了朗朗读书声。

在理解“濒临死亡”这个词语上,教师改变了以前的学习方法,而是采取了比较法来感悟,这时,教师由理解词义引申到了感悟语言,体会文字背后渗透的情感。

我在想,指导学生学习语文,就是要让学生学习文本本身所具有的言语形式,体会从一个个文字中所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真挚情感。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来实现这一目标呢?是词语,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,词语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扶手。我佩服吕老师正是通过抓住了词语这一扶手实现了引导学生对语言、段落的感悟。

3、朗读之中学会运用

教师出示了第二自然段,学生美美地朗读着。让我惊喜的是,在这一段话中,教师将这四个词语用黄色的粉笔书写,其余的字用的是白色粉笔。我感到:这是在提醒学生朗读时要留意这四个词语,在熟读中学生一定会记下带有这四个词语的句子,渐渐地,一句句优美的话语在学生心里记忆下来,对学生良好的语感的形成会起到促进作用。

三、抓一词带篇章

教师说:“通过用电视、广播告诉人们一些事情,这叫什么呢?”学生轻易地理解了“呼吁”的意思,而后,教师启发道:当时瑞士政府是怎样用广播呼吁瑞士人们的,把人们的积极性是怎样调动起来的呢?他们告诉了人们什么?

让学生先是小组交流,而后集体分享。学生扮演广播员,在交流中,必定要先说情为什么要救燕子?到哪里去救?送到哪里……

由理解一个词语,到巩固对课文篇章的理解,最后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,可是独巨匠心。这样的言语训练,是在依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,学生不仅锻炼了能力,还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。

走出吕老师的课堂,我在心里想:我要是也能上一节《燕子专列》,那该多好!

 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sannianji_488_20201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